最光明的黑暗—Leonard Cohen

最光明的黑暗—Leonard Cohen
陳玠安
陳玠安
在發行新專輯後不到半個月,Leonard Cohen離開了。 有許多方式,我們認識Leonard Cohen,他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作為音樂家,半世紀來,十四張專輯,無法說盡他存在於樂壇的重要性。或許,在Bob Dylan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被新一代再次聽見之時,我們也應該同等的,從Leonard Cohen的作品中,凝視他的時代,他的黑暗,他的光。
詩歌彗星的崛起
從【Songs of Leonard Cohen】和【Songs From A Room】的封面上,Leonard Cohen憂鬱而深邃的形象,我們彷彿得以看見,1960年代的民謠與浪漫主義,正以彗星之姿,展開一場全新的親密歷險。Leonard Cohen在歌詞中洞悉奔狂的歲月,以音樂拉高視野,如天使俯瞰,穿透。他在浮世中,描繪關係中的細膩。醇酒般的嗓音是炙烈的甜蜜,《Bird On The Wire》、《So Long, Marianne》與《Hey, That’s No Way To Say Goodbaye》等歌曲,傾訴愛情裡的荒蕪與搖擺,第一人稱意象裡,多重困惑,成就吟遊敘事角度魅力,歌謠甜美,詩人揪心,而終極自由,是永遠無可企及的救贖。
Leonard Cohen的所有早年歌曲,都在談一段又一段的關係:與愛情對象的關係,與想像中的伴侶,與城市街頭,與自由。描繪中的清晰感受,即使歌曲的編制再簡單,都千迴百轉,名曲《Suzanne》的平靜,揭開了觀察者心中最波濤的詩意去向。無法忽視的文學底子,重現詩與歌合體的智慧。
從民謠素描到搖滾景深
早年Leonard Cohen的專輯,之所以完滿圓熟,是一種素描簿的信手捻來,揮灑即是的消逝,越淡,越濃,越濃則越淡。無疑的,他是一種唱作者的完美典型。來到1970年代後期,Leonard Cohen決定在音樂上轉變突破,找來多樣合作對象,從此,素描簿裡的詩人,邁向更為深廣的景色,原本可能僅是生涯一角的「音樂人」,從此成為Leonard Cohen與世界最大的連結,也是最為人知的部份。當音樂的層次更多,Leonard Cohen的本質越是清楚,他的歌詞像是容器,從溫婉到冷冽的音色,終於都能超越單向,給予語言更多的對話。【Death Of A Ladie’s Man】一直到【I’m Your Man】專輯,Leonard Cohen在搖滾樂/合成器的鋪陳中,也自成一格,他的嗓音開始低沉,屬於另一個時代的追尋卻正要開始。這二十年中,他的專輯不多,卻張張經典。
千禧年後的簡約澄澈
Leonard Cohen在晚年的音樂,因為潛心習佛,音色上,也反映了淡定心境。Leonard Cohen從來就不是一個音樂變色龍,但從2001年的【Ten New Songs】開始,他吸收了靈魂/福音歌曲的精髓,在毫無多餘的音樂情境中,重新扮演另一種敘事角色。音樂作品靜謐極簡,卻反而拉高了歌詞中人性掙扎的張力。到這個階段,Leonard Cohen的音樂早已不能以「民謠」單獨聆賞之。電子音符的畫龍點睛,讓新世紀的Leonard Cohen,顯得新穎,他總是能做到入世卻脫俗。
2009年,Leonard Cohen在倫敦的演唱會,不只是畢生最佳總呈現,音樂中種種感動與聚合,生命力跟默契,絕對足以進入史冊。七旬的Leonard Cohen,在演唱會開始時,小跑步上台,誠懇的在歌曲之間道出自己的喟嘆與幸運,我們怎能料到,過了五十年,這些歌曲竟然又全部新生了一次。想要認識早年的Leonard Cohen,【Best Of】是最好的入門,若要見識他晚年的魅力,在倫敦O2 Arena的演出【Live In London】,不管影音都值得珍藏。
最後身影
作為最後一張專輯,【You Want It Darker】可謂是Leonard Cohen完整的遺作。無常詠嘆,畢生追尋,救贖未滿,人生已風霜而飽滿。在專輯同名歌曲中的最後話語,「我在這裡,我在這裡,我的主啊,我已準備好」(Hineni Hineni, I’m Ready My Lord),或許能讓樂迷不那麼心碎,屬於創作者的寧靜致遠,已替自身做了最好的送別吟誦。音樂上的沈穩,宛如潔淨的布簾,黑得露骨,光澤歸於創作者與知音。 Leonard Cohen的音樂與文學,一如其人,充滿詭譎與衝突,然而他總能用文學語言的談論感,包容收納這一切,使最純美的一面得以顯露。歧路險路人生路,始終質疑人性親密的Leonard Cohen,在善惡間,在動靜裡,始終屹立不搖,是音樂使他的身影更顯不凡,然而,若無Leonard Cohen的存在,在音樂敘事的路途上,我們不知道會錯失多少真實。有一天,因為巨人的離去,我們終於再次回想這些歌曲,相伴的歲月裡,多少愛,多少恨,多少激動的情緒,都成了紀錄,漫漫長路,因為Leonard Cohen的名字,不被遺忘。他是「哈利路亞」,始終最為光明的黑暗。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陳玠安
陳玠安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