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林振強大全集(1981-2003)
Playlist - 100 songs |

追憶林振強大全集(1981-2003)

2022-02-18
Preview Full Track
100 songs
這是小弟在這裏第一個分享的歌單。
林振強(下稱林老師)應該是我聽過的填詞人最熟悉的一個了,因為自己常接觸70-90年代的經典廣東歌,不知不覺就認識了他以及一眾殿堂級詞人。如果說黃霑、盧國沾和鄭國江老師並列為香港樂壇早期的三大詞人的話,那麽80-90年代的局面就由林老師,潘源良跟向雪懷撐起了。
林老師70年代留學美國之後回流投身社會。曾是電腦程式員。其後因與老闆不合而欲轉行投身廣告界。後來得知前輩黃霑老師和胞姐名女作家林燕妮開設廣告公司,他終於成功入行,當時公司的美術總監,正是攝影大師水禾田。林工作一年半掌握竅門後「跳槽」,更獲賞識為廣告歌曲填詞,並於1981年發表第一首填詞作品《眉頭不再猛皺》。歌詞在他的手中,透過故事,穿越想像,以不同類型、不同詞風、不同題材、不同手法,衝擊著當時新一代的歌迷。林老師的詞作產量多,質量高,為流行歌詞拓濶了創作空間,對後來的填詞人影響深遠。林老師在80年代末期的產量,是遠超過其他填詞人的,1997年,獲張學友邀請伙拍老友潘源良以及後輩陳少琪和古倩敏一同參與音樂劇《雪狼湖》的歌詞創作後,就漸漸淡出填詞界,最後的詞作是林志美的《孤單先生孤單小姐》(因版權問題未能收錄)。
喜歡他的歌詞的人說他的奇思妙想,不絕如縷,而他歌詞的語言方式又是傳統老到的,非常注重詞句的對稱、工整、韻律。評論指出,歌詞中能擅長運用象徵寓意的手法來描寫事物,實則側寫感情,例如以四季的交替帶出時光流逝,以季節停留比喻記憶的深藏,利用各種天然意象描繪時間與空間的轉變,如葉蒨文的《秋去秋來》,郭小霖的《從不知》,更有張國榮的《春夏秋冬》,意境深遠,意味深長。他對父子之情的描寫亦相當細膩,如《空凳》和《追憶》描寫細膩,其中《空凳》的動人之處在於利用一張空凳,聯想到父親,而不是直接描寫孝順。此外,他亦會以四周事物來營造氣氛,將感情形象化,例如《傻女》中的毛衣、《吉他低泣時》的吉他,皆為情感的投射。與此同時,他亦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一些嶄新的包裝手法,往往使他的詞多一分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與投入感。如《太陽星辰》中,用天然意像對比不變的記憶;《激光中》是利用光、熱、火引入主題;《傻女》則利用“毛衣”巧妙地轉化成詞中人思念的對象;具人生哲理色彩的《摘星》避免平直的說教方式,而用隱喻讓人聯想到禁毒。
其他如《笛子姑娘》則較複雜,屬於場景設計類,以一個感人的故事形式表現出來。不過此曲填於林老師的妹妹因血癌去逝後不久,故一般認為是他悼念亡妹之作。
另外,一些作品卻是從英文歌改作而成的“ 口水歌 ”,如《長夜 My Love Goodnight》;《不再問究竟》的靈感是來自經典英文歌《Smoke gets in your eyes》,顯示其作品有其雅俗共賞之處。
不過,有評論指他後期的作品漸漸重複老路,更指由於個性是耐不住沉悶刻板的工作,而每作一詞,都千方百計要寫出新意,或新角度,或是奇詭的想像力,或用妙趣的誇張,或用比喻,總之務求要給歌迷以新的感受,因此也令他的作品存在深度不夠的缺點。
林老師更是一個專欄作家、漫畫家、資深廣告撰稿員、創作總監。要尋找他妙筆生輝的痕跡,可以從漫畫《洋蔥頭》 ,及《蘋果日報》的《傻強扶弱》,都將他幽默風趣的一面表露無遺。他的文章雖然充滿色情,鹹濕,政治,生活,天文、地理,但一律以幽默惹笑的方法演繹出來,令人捧腹大笑,結果鹹濕的不覺鹹濕,反而惹人好感,讀完再讀。林振強曾自謂,其作品常常是在說些似是而非的歪理,其中亦不乏用男女性事談人生哲理。
03年11月,林老師因癌症不幸離開了我們,在他離開時已經淡出詞壇,很多跟他合作過的歌手對事情並不知情,直至他離世之後,才在潘源良口中表示前兩三年已患上淋巴癌,並且一直有接受化療及骨髓移植,初時情況良好,但後期病情反覆和出現排斥。由於當時張國榮和梅艷芳亦在同年的4月及12月遺憾辭世,故此當年被無數人視為娛樂圈最悲痛的一年。04年初,林老師分別獲香港電台、無線電視以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分別追頒金針獎、榮譽大獎以及“CASH音樂成就大獎”,以表揚林老師在樂壇的貢獻。由於老師離世時只有五十五歲,實在教人天妒英才!
現在,小弟僅以此歌單内的200首歌,回味一下林老師的寫作風格和那時候的時代感吧!
謝謝林老師。
以上部分資料取錄自林老師相關的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的條欄裏。為便於設題,部分内容曾經刪改。

Others also listen to

    Refresh

    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