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科普文】為何常想起小時候那些蔡依林 5566的歌曲?

【音樂科普文】為何常想起小時候那些蔡依林 5566的歌曲?
David
David

記憶中的午休時間是,趴在桌上用外套蓋住頭,然後偷偷地拿出那一小台裝著四號電池的 MP3,聽著一首首同學們都會唱的歌曲,還記得那個時候有 MP3 的人總是特別的酷,聽到 S.H.E 的〈戀人未滿〉,會想到麻辣鮮師裡面出盡風頭的磊哥;那時候蔡依林的〈舞孃〉超級紅,甚至有舞孃大賽,還記得班上最會跳的人是位小肉弟;而說到當年的失戀神曲,馬上想到蕭蕭的〈握不住的他〉;畢業典禮那天,聽著五月天的〈天使〉,每個人都哭得唏哩嘩啦......。

這些歌,之於我們都有一段特別的故事,如今再次聽起,總有許多回憶湧上來。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現在聽的音樂與當年可說是相去甚遠。現在的你可能聽著 Adele 的〈Hello〉,讚嘆她高亢而渾厚的嗓音,但當年最愛的歌是 5566 的〈我難過〉,看著《MVP情人》時還會感動到哭。究竟為什麼小時候的這些歌曲,總能觸動我們的心,聽到這些歌更會有種說不出來的開心與懷舊感呢?

大腦皮質的作用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當我們藉由偵測大腦作用情形,我們能夠發現當人們在聆聽音樂時,會活化在大腦上龐大的網絡系統,該系統遍布整個大腦外層,從前到後、且蔓延左右腦。同時,在大腦最內部區域,有一個所有哺乳動物都有的「邊緣系統」,這個區塊也會受音樂活化,更證明了大腦皮質在音樂的作用下會受到刺激,並將歌曲的旋律與節奏譯成有意義的訊息。

研究者更發現,比起我們成年後所聆聽的音樂,年少時期喜愛的音樂與大腦的連結強上許多,而且這種連結不會因年老而變弱。所以,當你的爸媽開始哼唱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的時候,就別打擾他們享受年少時期的回憶了吧!

自我認同的形塑

音樂人暨心理學家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Levitin)的著作「迷戀音樂的腦」(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提到,我們在童年與青少年時期所聆聽的音樂,與社交生活有密切的關係。 他指出,當我們年輕時,我們首度自行發掘音樂。

而這些歌曲其實常常流動於我們的朋友圈,成為社群中很重要的一環,共同聆聽一首歌就像是認同自己屬於該社群。比如說,記得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班上選了兩首歌做為班歌,分別是《紫禁之巔》的主題曲〈風雲變色〉以及張韶涵的經典歌曲〈歐若拉〉,每次運動會或期末同樂會時,一定要全班一起放肆地唱!

換而言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這些歌曲除了是一個特定社群的象徵標章,更扮演著自我認同很重要的角色,這些歌曲到現在已成為我們個人不可分割的一塊。 現在,每每聆聽這些歌曲,喚回來的不僅僅是過往的回憶,更是存於心中那股年少時期的青春與熱情!

特別感謝|手寫 CY

David
David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