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北京 耳機裡的新浪潮

台北北京 耳機裡的新浪潮
1976阿凱
1976阿凱
大多數朋友聽到1976自己花了百來萬錄音,都覺得好不可思議(以一個獨立樂團來講,應該是要還很久吧)這麼大的製作費,要不是鼓手大師兄家裡的奧援,這張新專輯,【耳機裡的新浪潮】必定是難產了。【耳機裡的新浪潮】其實企劃的時間非常長,對1976來說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她是1976成團10年第四張錄室專輯,也是在經過兵役、留學之後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第一次現在已經近三年的陣容(阿凱、大麻、大師兄、子喬)一起工作的錄音室專輯。 其實也是我們給自己30歲的生日大禮。 在北京工作的前21天我沒能趕上,從大麻和Dizzy拍回來的許多照片裡,我只能想像著其他跟北京有關的事,像紫禁城、全聚德烤鴨…在日本巡演四場之後,我才跟大師兄再回到北京後製專輯。那時才看到製作人Paul(顏仲坤)滿滿寫著關於【耳機裡的新浪潮】這張專輯中所有歌曲的筆記,厚厚的寫滿了每首歌曲的想法,當然非常震撼。我們自己的筆記加起來也沒有那麼多想法!Paul和我們一樣超愛80年代英倫搖滾/後叛克。他也曾後製過侯孝賢導演、林強製作,在坎城影展得到最佳電影配樂的「千禧曼波」配樂、錄過竇唯的【黑夢】、【豔陽天】、陳珊妮的【後來我們都哭了】…等等。 北京的噴氣機錄音室,是一個一整棟樓的空間,有一個交誼用的客廳,多數時間是打電動用(特別是PS2的足球),有間吃飯開會用的小會議室。其他空間才是錄音工作用,有個主要收音棚在中央,還有一個小間的收音房,混音用的control room卻有兩間,在主收音棚的旁邊。換句話說,一次還是只能有一個錄音使用,要錄鼓或是主唱、弦樂…就要用“喬“的。錄音室的硬體規模比起台北強力錄音室小了很多,但是Paul在這裡可是執掌了李宇春、張靓穎這兩位超女的錄音,還有唐朝、超載這些第一代中國火硬漢們的新曲…這樣多元的案子組合,聽起來就很有趣。這就是北京,跟硬體無關,有一天硬體可以改善,可以upgrade,但是這樣多元有趣的內容,也吸引了Paul過來北京,然後1976才會到北京。 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的音樂跑來北京錄製?比較乾噪的空氣,在「物理上」來說,至少是很有利於節奏組樂器的,鼓和Bass的力道很明顯的在1976這張專輯中喔。然而自己談這張專輯,每次都會總談得很「物理」,只是想起Paul的操盤神態,還有灰濛濛的北京,期間到日本和Quizmaster一起表演…這一年以來的旅行記憶,其實都「化學的」被收錄在這張專輯中了。
1976阿凱
1976阿凱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