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一數!電影中的電音金曲

數一數!電影中的電音金曲
Rainbowchild
Rainbowchild
1996年,電影「迷幻列車」將英國藥物場景搬上螢光幕,以充滿爭議又引人入勝的黑色幽默狂掃全球電影院。由Underworld創作的插曲《Born Slippy》也是其中一首全球熱播的歌曲。最近「迷幻列車2」在香港上映,也讓人回想起該片引爆電音熱潮的點滴軼事。 從地下到流行,電音走過30年光陰,在電影配樂中也逐漸成為舉足輕重的類型。以下我們將為大家說明電音如何被應用在各類電影中。
營造次文化氣氛
電音舞曲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貧民窟與同志舞廳,然後在90年代成為Rave文化的發展核心。這段歷史賦予電音強烈的地下與次文化性格,在90年代中期以後如「迷幻列車」一類次文化題材電影多半會大量採用。 《Porcelain》by Moby
舉同「迷幻列車」導演的後續作品「海灘」為例,這部講述青年到東南亞放逐自我追求樂園的電影,便收錄大量電音歌曲,如Moby、Orbital與Faithless等人作品。在另一部描寫青少年網路黑客的電影「Hackers」中,則有The Prodigy、Carl Cox與The Orb助陣。 《Cowgirl》by Underworld
除了這些以次文化題材電影以外,其他提到青少年追求次文化生活型態的電影,也常會使用電音舞曲。譬如「Brokedown Palace」就使用了金曲《Silence》。 《Silence》by Delerium
派對題材電影
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由於Rave Party已經成為歐美青少年普遍娛樂,連帶的使許多電影公司將相關題材搬上大螢幕。此類電影最早可追溯到「Human Traffic」與「Groove」等作品。它們不僅呈現派對情境,也反應了相關族群生活型態與價值觀。這些電影的配樂多半是90年代末期的一時之選,如Fatboy Slim與John Digweed等等。 《Build it up, Tear it down》by Fatboy Slim
《Heaven Scent》by Bedrock
在2004年,講述DJ痛改前非重拾人生的「撼動生命」(It's All Gone Pete Tong)大受好評,開拓出此類型電影的新路線。隨後有不少側重描寫DJ藝人生涯的電影出現,其中較受好評的有德國知名DJ Paul Kalkbrenner主演的「柏林電幻物語」(Berlin Calling),以及著重French House場景變遷的「巴黎電幻世代」(Eden)。 《Sky and Sand》by Paul Kalkbrenner
《Da Funk》by Daft Punk
談到派對題材電影,當然不能不提諸多電音舞曲紀錄片。如「High Tech Soul: The Creation of Techno Music」與「Pump Up the Volume」等影片,都收錄了大量電音金曲。
流行文化題材
在「迷幻列車」等作品獲得市場成功後,越來越多其它類型電影也開始嘗試提昇電音在配樂的比重。1998年,「幽靈刺客」在片頭的血祭派對中,以New Order - Confusion的Acid techno混音版為配樂。這場戲獲得極高好評,甚至有人在近年還試圖重現它。 《Confusion (Pump Panel Reconstruction Mix)》by New Order
由於電音歌曲帶有穩定的重節奏帶來力量,也給人速度感的想像,因此常被用在各類運動與競賽題材電影中。在2001年,Progressive場景的先鋒BT被邀請製作「狂野時速」的配樂。他配合市場需要自我突破,以House、Big Beat與Progressive Break融合了搖滾與Hip-Hop,完成了頗具開創性的配樂作品。 《Race Wars》by BT
近年來EDM成為流行音樂最重要的指標樂風,混和了Hip-Hop的電音也成為許多電影愛用的配樂。如「逃學黐孖咇」、「賤鄰50」與「我要做差佬」便加入了許多百大DJ的作品。連「花鼠明星俱樂部」都讓花栗鼠們來上一段《Turn Down for What》。 《Turn Down for What (feat. Lil John)》by DJ Snake
過往大眾認為電音不太認識,加上對聲音感到陌生,配樂師在應用電音時也因而偏向保守。但如今人們對電音的接受度普遍提高,而電音也因為多年發展而融合了更多元素,使得所有流行文化題材電影都會加一些電音。例如「飢餓遊戲」、「分歧者・異類叛逃」與「格雷的五十道色戒」便分別收錄了Zedd、Ellie Goulding與Kygo的作品。話題科幻大作「攻殼機動隊」更是找來Steve Aoki重新混音《傀儡謠》,賦予經典全新風貌。 《Utai IV: Reawakening - Steve Aoki Remix》by Kenji Kawai
電音藝人主導的電影配樂
在前面我們曾舉出BT的「狂野時速」,他隨後又完成了「美麗女狼」與「智能殺機」等電影配樂。除了BT以外,有幾部完全由電音藝人主導配樂的電影,也非常值得一提的。 事實上許多電音製作人由於技術與氣氛掌控能力兼備,因此若能電影中獨當一面完成配樂,也常不負眾望獲得高度評價。最有名的例子就是Daft Punk主導的「創戰紀」與The Chemical Brothers的「殺神少女:漢娜」。 《Finale》by Daft Punk
《Hannas Theme (Vocal Version)》by The Chemical Brothers
前年以「末日先鋒:戰甲飛車」配樂拿下許多大獎的Junkie XL也是DJ出身的音樂製作人。雖然他近年來因配合作品需要,製作風格越趨多元,但他的電音作品依舊扣人心弦。2016年他為滑浪選手Ian Walsh的紀錄片「Distance Between Dreams」精心打造配樂,便是他近期難得一見的純電音作品。 《Wavey Waters》by Junkie XL
以下歌單收錄了許多在電影中出現過的電音歌曲。你看過幾部呢? 圖片提供:金馬影展
Rainbowchild
Rainbowchild

Latest articles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Press Ctrl + C 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