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境
專輯 - 7 首歌曲 |

繞.境

2023/12/28
試聽 聽全曲
7 首歌曲
這張專輯以《繞.境 Twisting Roots》為主題,將來自美國的爵士大樂團聲響、臺灣土地的聲音這兩種不同土地文化背景的音樂、樂器與歌謠揉合再生,在音樂風格上持續交織與互動,創造新的獨特音樂與聲響。
以「繞」作為音樂交織概念、「境」代表土地性與文化性:代表創生於不同文化、並在這塊土地各自發展茁壯的踢霹歐爵士大樂團與臺灣傳統器樂 / 曲調共同交織、環繞與揉合出新的聲響質地與聽覺感受。而「Twisting Roots」──交錯繚繞的根──將龐雜豐富的文化背景所孕育出的音樂類型揉合、再創,梳理出新的音樂類型與獨特的土地音樂風貌,「土生」自個別文化背景,融合後「土長」出風格與審美獨特的臺灣混聲。

01移動肖像(Matt Fullen)
還記得那年我買了單程機票,隻身飛越太平洋,來到在這片我稱之為家的土地上。自此之後,我的生命中有兩個家──美麗的島嶼臺灣,以及被山巒所環抱的科羅拉多。我非常想念在美國的家人,特別是姊姊Liz看著家庭相簿的畫面,總是栩栩如生的印在我腦中。後來這首歌收錄在2020年我的首張創作爵士專輯 “Don’t Get Too Comfortable” 之中。
加入了TPO樂團之後,我寫了一封訊息給Alan Ferber,請他聆聽專輯,好奇他是否有興趣將其中一首作品改編給大樂團。Alan回覆說他很喜歡《移動肖像》,且是非常適合大樂團的作品。對我來說,當初請Alan重新編曲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但沒想到Alan將這首曲子帶到一個我從沒想像過的境界。我非常榮幸能和許多優秀的音樂家一起演奏,給予音樂許多不同的樣貌,而這現在首歌不只表達了對於家人的愛和思念,更昇華成讓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02好客戲(黃博裕)
原作曲者蕭詩偉當初創作時,希望能將心中的客家歌印象描繪出來而創造了《好客戲》,歌曲活潑有朝氣,描述客家人日常與生命力!
在演奏上,這首《好客戲》給我的想像是:客家人好客以及團結的精神。中段與樂隊對句呼應,像是客家莊中村民茶餘飯後,在樹下泡茶聊天。樂曲節奏輕快,演奏上我嘗試用富有渲染力的嗩吶聲與爵士大樂團碰撞出不一樣的聽感,希望聽眾聽完能對嗩吶有更多共鳴。

03港都夜雨(謝智揚、劉士瑜)
這首經典的台語歌《港都夜雨》,從編曲的角度來說,已經有許多改編的版本,所以在編這首歌的時候,試著想跳脫出之前版本的框架。剛好那時候Jim跟我分享了一些我們都很喜愛的編曲家Maria Schneider的一張專輯。Maria Schneider是很擅長用音符描繪畫面的人。聽她的音樂時,讓我想試著用音樂表現出作曲家楊三郎創作時背景,也就是多雨的基隆。樂曲開頭的一陣一陣鋼琴聲,就是我對細雨渺渺基隆港的想像。雖然我好像幾乎沒有去過基隆,但透過楊三郎的曲,讓我感受到也許是雨都特有的憂鬱情懷,又或者是港都的離別情愁。另外一個Maria Schneider給我的靈感就是,透過樂器層次的堆疊,可以讓原本簡單的樂思慢慢的演變演化。雖然以銅管為主的大樂團,給人一種壯大的感覺,但是因為中國笛的關係,得以再添加一些東方式的溫柔婉約。
在演奏上,這個《港都夜雨》大樂團與中國笛的版本,其畫面與情境感很強烈。為創造不同的情緒與層次,主題選用大笛作為主奏,在大樂團的色彩下搭配大笛的潤澤細膩的音色,產生了特殊的對比與音響效果。即興段落首先是中國笛以獨有的傳統語彙,在音樂中創造類似水墨畫的意境,接著小號的演奏讓氣候產生陰晴轉變、捉摸不定的氛圍,進到吉他的即興段落讓整個天候進入近乎雷雨的狀態,三件獨奏樂器分別描繪了不同的雨天情景,直到樂曲的最後,像是暢快地淋了一場雨後,靜靜地消失在夜裡。讓我們一起享受這一場雨。

05優雅如你(Matt Fullen)
這首樂曲(原名為《看顧》)是2020年11月Zy The Way中庸樂團所創作的,當時全世界都陷於新冠疫情的水深火熱中,感謝台灣的防疫措施讓我們還能繼續日常生活。
「詩經計畫」是我與中庸樂團共同的重要創作,以流行、爵士的曲風,來詮釋中華文化的重要文學作品《詩經》。詩經中的篇章,多為西周至春秋時代的詩歌,據說由孔子編纂集大成。裡頭講述民間的日常、人情與社會現況,而三千年後的我們依然有著深刻的共鳴。身為一個與詩經相異文化背景的美國人,音樂靈感的來源至今是個謎,唯一知道的是,我用我自己的人生經驗來與之共舞,從中獲得詮釋養份。
《優雅如你》取自詩經中的「丰」篇,中庸樂團的是有歌手演繹,並加入了台語歌詞的版本。這首詩集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一份「殷殷期盼」的愛:女孩每日在街角,等待見到愛人的雀躍與緊張,和現代人的愛情故事仍然非常相似。
2022年,優秀的音樂家Alan Ferber將這首作品改編給踢霹歐爵士大樂團,在Alan忠於原創的編曲詮釋下,協同助理Arnie Sainze,保留《優雅如你》的靈魂、同時給與其新面貌,成為一個精彩的大樂團的版本。

06天公落水(陳依芳)
天公落水是客家民謠,原曲在訴說男女在河畔相遇,心中產生了欣賞的情愫,卻又害羞只能放在心上的心情。感謝團長Jim非常尊重傳統樂器本身的語法,讓我能夠用二胡表現技巧及音樂語言,完全做自己、自如的表現二胡特色於此曲中,和大樂團形成了相異特色、卻能平衡共存的畫面。
一開始很不適應重新編曲後的節奏律動,不穩定性的大量後半拍,如同人生要跨出舒適圈時的那分不安定感,但是,經過長時間去感受那份新的律動,慢慢可以體會到它新穎的能量,走出舒適圈去享受它,為自己的音樂世界增添了全新色彩,這份收穫很美好!
融合不同樂種呈現新的樣貌,是很棒的方式,突破及創新讓我在這次的合作中玩得很開心,用二胡時而說著自己的語言、時而說著他人的語言,每個人用著自己的樂器在音樂中互相交流,最終產生了屬於我們彼此最獨特的音樂。在突破過程中彼此磨合至協調、彼此聆聽至支持,共同齊力把每個自己發揮極致,相信大家聽了一定會喜歡。

07哭訴(少妮瑤 Sauniaw.Tjuveljevelj)
《哭訴》主要是在喪禮中以哭歌泣訴亡者,表達依依不捨的情感,曲調哀傷、尾音拉長並顫抖、與笛聲並列為排灣族兩個重要又特殊、用以呈現哀思情感的聲音。演奏上綿密的音頻線條是內在極致情感具現,表現出排灣族人內斂民族性格。
音樂如同語言一般,在發展和演進中依舊保有其獨特的歷史脈絡。無論在演唱或演奏,我認為即興是整首曲靈魂,以即興的演奏手法貫穿現代音樂與傳統音樂,使兩者不同風格的音樂找出密合共融之處,迸出多元風格的哭訴,超越空間、節奏、旋律、情感,給予人想像無限寬廣!
在編曲上能感受到保有維護傳統音樂之決心,使音樂情感更具豐富。經過這次合作,對爵士音樂有所改觀,尤其對編曲上突破了我所認為的樣貌,由衷感謝編曲者,傳統音樂與爵士樂,共同譜出美麗多采多姿的樂章。
過去當鼻笛聲在部落響起,所有人的心都會被揪起,說者「na talimuzaw a ku varung(我的心啊!跟著它共鳴者)」。鼻笛正是因為用鼻息來吹奏,更能接近內心深處,傳達靈魂的悸動。希望聽者像過去的感受一樣,也會很揪心的說「na talimuzaw aku varung!」,對土地、大自然、文化共鳴,並在這段音樂歷程中,感受到人的生命價值意義。

相關專輯

查看全部

    發行日期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