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明
-
14:45
-
2劉旭明5:02
-
3劉旭明3:37
-
4劉旭明5:28
-
5劉旭明4:02
-
6劉旭明4:45
-
7劉旭明1:41
-
8劉旭明5:41
-
9劉旭明6:13
-
10劉旭明3:29
10 首歌曲
每一次的旅行,最令人雀躍的不外乎就是登機後,聽著隆隆的飛機引擎聲,等待它滑行至跑道的起點位置,而機長廣播準備 『啟程』 ,飛機在跑道上加速奔馳然後衝向天際的過程,更把旅客的熱血燃燒到最高點,這總是整個旅程中最令人亢奮的時刻。
我的第一次,持著護照,離開台灣這片土地的經驗,已經是年近而立之年,獨自一個人,前往好萊塢求學。在抵達洛杉磯機場前,我無從評估自己的語言能力是否足以與外國人溝通,不知道自己的經濟能力是否能讓我在沒有工作收入的狀況下在異地生活下去,揹著我的吉他與行囊步出洛杉磯機場的那一刻,沒有人接機,沒有行動網路的年代,其實是無助的、徬徨的、害怕的,不知道我的下一步要怎麼辦,要往哪個方向走,要怎麼去,我只能拿出 『獨自旅行的勇氣』 面對接下來的一切。而培養這種勇氣,幫助我後來與家人在不同的國度橫越荒漠峽谷、探索教堂名勝、尋找文化遺產、體驗不同城市國家的生活風情。
青少年時期,愛上了吉他,荒廢了學業,是一件令我的父母親久久無法諒解的事,經過了許多年的家庭革命與音樂專業上的努力,有機會到好萊塢求學,並不是一件那麼理所當然的事,對於我來說,它是一個得來不易、彌足珍貴的經歷。在好萊塢生活了近兩年,那附近的一草一木、每個路口、每一棟建築物、每個角落,似乎都與自己結下深厚的感情,似乎它已成為我在地球彼端的另一個故鄉。
在結束了美國的學業回到台灣,我和一位很酷又熱愛旅行的女孩結婚了,我們沒有婚紗照,我們的蜜月旅行不在浪漫的歐洲、不在風情萬種的夏威夷,卻是前往喜馬拉雅山下的尼泊爾健行。首都加德滿都是一個充滿印度教神話的城市,雖然它既髒又亂,飛揚的塵土與噪音從未停歇,但它卻是我第一次接觸神秘印度教文化的地方。 『加德滿都的濕婆』 是一個毀滅之神、同時也是個重生之神,造型與化身千百種,加德滿都裡到處都是濕婆意像與印度教神話故事的古老藝術品,很難令人不對祂留下深刻的印象。
到尼泊爾旅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喜馬拉雅山系裡健行,為期一週的時間,在高海拔的氣候下,跟著尼泊爾嚮導翻山越嶺,抵抗刺骨寒風、艷曬的太陽、雨水與冰雹,住在簡陋的木造山屋,雖然沿途美景不斷,但全程中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象莫過於近距離和 『魚尾峰』 對望,它的峰頂是尖銳的巨岩呈現魚尾狀,在尼泊爾的信仰中,魚尾峰就是神,是尼泊爾的聖山,凌駕於凡人之上的至高信仰,所以是禁止攻頂的一座山,近眺聖山的體驗與畫面,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離開好萊塢返台幾年之後,對於好萊塢的思念,忍不住舊地重遊的衝動,催促著我訂下飛往美西的機票,而在抵達好萊塢外圍下榻旅館的第一個早晨,無法按奈地步行至曾經熟悉的路上,空氣是冰冷的,我的心卻是澎湃的,遠方熟悉的母校建築物映入眼簾時,那激動的心情,不禁讓我心跳加速、迫不及待的小跑步起來,隨著越來越靠近熟悉的地方,腦海裡的回憶一個一個被呼喚出來, 『重返好萊塢』 的感動,難以言喻,地球的另一端,竟有一個和自己感情深厚的地方,令人魂牽夢縈,迫不及待想要回到的地方。多年以後或許人事已非,但對好萊塢當年的美好回憶,將一輩子佔據我心裡某個位置,不會消失。
我們家女兒即將五歲時開始正式加入我們背包客的陣容,全家三個人的旅行陸續挑戰美西、西班牙、匈牙利、奧地利等地,尤其捷克的美麗甚至值得我們夫妻倆帶著女兒二度造訪。除了著名的布拉格外,捷克南部有個小鎮叫 Cesky Krumlov ,我愛這個地方,沒有過多的觀光客停留此地,沒有太多商店或餐廳,小小的 『伏爾塔瓦河』 以S型蜿蜒於此鎮,在這裡的伏爾塔瓦河水深僅僅及膝,流速緩慢,在河上悠閒的划船或坐在船上隨著水流慢慢的往下游漂流是這裡老少咸宜的活動,人們在各自的小船上相互打招呼的聲音此起彼落,在河邊散步或柳樹下發呆是極舒服的事,這條河靜靜的、緩緩的、時而一點點湍急,慢慢流向下游,匯集更多的支流,終於變成大河,穿越布拉格市區、流過查理大橋下。我們和女兒浪漫地相約在滿二十歲時再舊地重遊一次。
2017的夏天,我們全家從波蘭沿著波羅的海周圍的國家一路北上,經過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最後抵達北歐的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是個港口,給人的感覺是一個「高級」的城市,不管是建築物、電車站牌、公廁、公園的公共設施等,都充滿著堅固耐用的質感。這個地方天空的底色非常的藍,藍得很耀眼, 『赫爾辛基的雲』 看起來很特別,很低,雲本身就有陰影,呈現一坨一坨的各種形狀,搭配非常多的海鷗當作配角、沒有大浪的海、寒冷的空氣,坐在港口公園的板凳上,望著赫爾辛基的海與天空,整個場景就是很清新、寧靜。
我們全家的旅行,通常沒有行李箱,只有每人一個背包,沒有豪華的星級飯店,只有出租公寓、青年旅社甚至Air B&B,旅程中沒有觀光巴士接送,我們總是研究那看不太懂的非英文時刻表,搭火車、地鐵、公車、渡輪和使用自己的雙腳,我們也不常光顧知名的主題樂園,但卻常停留於公園的兒童遊戲區,讓女兒盡情地盪鞦韆、溜滑梯、和外國的小孩一起遊玩,有好幾年,女兒的生日都是在旅行的途中渡過,沒有虛榮的派對,只有自製水果拼盤插上幾根棍子餅乾充當的生日假蛋糕、和爸爸、媽媽。 『我們三個人』 彼此知道,自己是幸福無比的,因為我們三個人「在一起」,不管身處天涯或海角。
再美好的旅程,終有結束的一天,2015年夏天的巴塞隆納機場,當我們結束了為期兩週的西班牙之旅,走向機場Check-In櫃檯,女兒眼眶突然泛紅潸然淚下,因為捨不得離開那美麗又特別的城市,這時西班牙籍地勤阿姨走出櫃檯外抱住女兒,輕輕的安慰她「維維,別擔心,妳一定會再回來這個地方的」,西班牙的夕陽灑進機場落地窗,那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 『旅程的最後一天』 總是有著離情依依的惆悵卻又豐收滿足的愉悅,違和又矛盾,五味雜陳。
不管我們去了多有趣的國度,經歷了多刻骨銘心的旅程,家,畢竟是要回到的地方, 『返程』 的路途和啟程時一樣遙遠,一樣必須航行於雲端與天際、一樣必須經歷平穩或顛頗,一樣必須穿越風暴與亂流,飛機安全的 『降落』 回到家,此次的旅程才是真正完整的,安全地回到家,下次的旅程在進到家門口的那一剎那,開始被期待。
我是劉旭明
感謝上天讓我從事音樂工作二十幾年來仍保有熱情的完成2019年這張專輯。感謝我的家人郭皇汝與劉書維,沒有妳們對旅行的狂熱,我的生命不會寫下如此多的回憶,我愛妳們。感謝李恩瀚與幾年前癌症過世的項藝凱,沒有你們在創作初期的協助,不會有這張專輯的呈現,懷念我們以前每週在小小的地下室練團的美好時光。感謝光頭李金樺,與HUB分享器樂團陳興隆、陳勇成、邱奕肇、陳萱的鼎力跨刀相助。感謝鍾貴銘的錄音室與二十年來在音樂和影像上的一切協助。感謝實踐大學音樂系賴嬿羽、許瑀倫、張引、吳芊羭的幫忙。
獨自旅行的勇氣 劉旭明
製作|作曲|編曲|錄音|MIDI PGM|Mixing & Mastering|文案|攝影|Guitars
劉旭明
feat.
Bass 李恩瀚、光頭李金樺、陳興隆|Keyboard A-Pia 邱奕肇|Drums 陳勇成|Violin 陳萱、張引|French horn 賴嬿羽|Flute 許瑀倫|Cello 吳芊羭
美術設計
鍾貴銘、廖盈捷
協力製作
陳勇成音樂工作室
羅可音樂工作室
清吟小班音像傳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