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rre Boulez (布列茲)
歌手

Pierre Boulez (布列茲)

22位粉絲
試聽 聽全曲
優秀的作曲家,也可能是也是一位傑出的指揮家嗎?而傑出的指揮家,也可能成為一位頂尖的作曲家嗎?認識法國「音樂家」布列茲,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從分工的角度來看,作曲猶如「企劃」;指揮如同「執行」,在完成一項任務的時候,不同的角色看待問題有不同的角度,思考的方向也就不同。因此,指揮與作曲兩種工作型態,看似水火不容。但是,布列茲卻是少數能夠掌握到恰如其分的音樂家。

在作曲方面,布列茲可說是當代最重要的法國作曲家。在精神上他繼承了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等人的色彩概念,擅長創作繽紛燦爛的管弦樂作品。同時,他也創辦「室內樂集」,專職於推廣當代音樂。

除此之外,布列茲在指揮工作上的表現也十分可觀。從美國的紐約愛樂、克里夫蘭管弦樂團到芝加哥交響樂團,歐洲的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德勒斯登國立歌劇院、英國BBC交響樂團、法國國立管絃樂團到巴黎管弦樂團等,都曾與布列茲留下合作紀錄。除此之外,他更是第一位法國指揮家,受邀參加德國「拜魯特音樂節」,指揮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連篇樂劇「尼貝龍指環」。

布列茲的魅力何在?關鍵的因素,在於他對音樂冷靜、客觀的態度,從理性的角度剖析樂曲,讓所有人信服於他的詮釋觀點。除了法國作曲家德布西、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的作品外,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Bela Bartok, 1881~1945)與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的詮釋同樣深具說服力,所以他所錄的唱片也是樂界公認詮釋優秀的錄音。

仔細探究指揮與創作的核心概念,其實就是「發現」與「解決」問題,本質上並沒有差異,只是表象不同罷了。布列茲就是掌握了共通的部分,才能完美地將兩種工作處理得恰到好處。

(文/羅仙)

全部專輯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