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世間孤獨靈魂的歌唱-Radiohead

獻給世間孤獨靈魂的歌唱-Radiohead
L君
L君
就算不是Radiohead的歌迷,你也可能在某處聽過他們的中文稱號「電台司令」;或者當年在看電視的時候,目睹林宥嘉憑著他們的一首《Creep》奪下了星光總冠軍;甚至你曾在今年初耳聞他們七月來台演唱的一萬多張門票在瞬間銷售一空的消息。Radiohead在台灣或許算不上是暢銷天團,但仍有一股飄盪在樂聲中的誘惑力,能讓這麼多人對他們冀盼擁戴。 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 出身自英國牛津,原本名為On a Friday的Radiohead從來就不是個一路順遂的幸運樂團,處女作【Pablo Boy】推出時,成績相當一般。直到單曲《Creep》飄洋過海到美國後,意外燃起播放熱潮、進而紅回英國,他們才算是真正嶄露頭角。這首意念消沉負面到曾遭媒體拒絕播放的歌曲,講的是格格不入的怪咖想要吸引異性注意,卻顯突兀、難有歸屬感的絕望心情,而這其實也是樂團主唱Thom Yorke的親身經歷。Thom Yorke若是不唱歌,削瘦的身型以及那一大一小的眼睛,確實難符主流社會的端正對稱審美觀。但當他開口,搭配上樂團力道十足的冷酷吉他刷弦,流洩出的假音聲線,一方面再現了這世界的疏離感,一方面卻又替那些人海中的怪胎、輸家帶來最親切的問候。於是Thom創造出了新美學,那股非正規的魅力、音樂裡的憤怒和呼喊,成了許多人迫切渴求的能量來源。
圖片來源 / 達志影像
向社會的惡伸出中指 名聲日益響亮,Radiohead沒有因此產生太多改變,甚至更加在作品中宣揚自我主張。從第二張專輯【The Bends】開始,他們展現政治批評、自然生態環境的關注;而被許多人栩為樂團經典作的【OK Computer】除了完整的專輯概念和精采的曲風呈現,Radiohead再進一步探討資本主義的肆虐、商品化過度壯大造成個人自我的亡失。Thom Yorke用歌聲對這些嚴肅的議題提出論述,引發許多熱血搖滾青年的共鳴,也讓Radiohead成為了另外一種精神標竿。隨後抗議全球化、反中東戰爭、參與占領倫敦與支持西藏獨立,都是他們追求公平正義、關懷人權與和平的具體表現。 選擇罕跡之路,造就一切不同 如日中天的聲勢、同時擁抱銷量與樂評的高度肯定,Radiohead原本大可像U2一般,成為廣受大眾歡迎的超人氣樂團。然而,他們更有興趣的,是對音樂不同可能性的一再試驗與探索。於是,毅然拋棄了原本吉他導向的搖滾調性,Radiohead於2000年發行的【Kid A】無疑為樂壇投下了一枚震撼彈。專輯內大量的情境留白,電子低頻取樣和各種奇聲異響的實驗性音色,帶來的是截然不同的音樂樣貌,而隔年的【Amnesiac】一如雙胞胎,亦是呈現出這般風格。許多樂迷為這樣的革命性轉變感到驚喜,當然,同時也有很多人大失所望,不再對他們感到興趣。只不過沒有什麼事情影響過Radiohead的變形之路,在專輯名大大揶揄小布希政府的【Hail to the Thief】之後,他們毅然從國際連鎖唱片廠牌出走。 下一步總落在沒人想到之處 自行製作發行,有了完全的創作與行銷運作上的自由,Radiohead於是在2007年破天荒地採行了讓消費者自己決定要花多少錢下載專輯【In Rainbows】的機制,又讓大家一片譁然。他們其實想要觀察「音樂在大家心裡的價值究竟是多少」,而最後的事實顯示,在【In Rainbows】實體專輯發售之前,歌迷們的「自由募捐」就已讓樂團的獲利比過去和唱片公司分得營收的金額要來得高。回歸至音樂面,【In Rainbows】和2010年作品【The King of Limb】即使沒有大躍進形式的突破,卻可在歌曲的流暢和細節呈現的各異其趣上,感受到樂團日益和自我心靈狀態契合,而顯現出來的真實自在。 不刻意求變化、也不為了固守成功模式走老路,Radiohead用最原始的直覺與當下的喜好,變化、塑造出他們每一個時期的作品。即使未必留得住老歌迷,但他們知道,總有人會在台下跟著他們的音樂搖擺沉醉。畢竟只有最真實的創作,才有辦法真正引發感動。或許這也是他們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 / 達志影像
L君
L君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