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氣盡洗的英國新星-The 1975

「英」氣盡洗的英國新星-The 1975
鐵雄
鐵雄
初聽英國曼徹斯特樂隊The 1975的名字,不其然想到台灣樂隊1976,同樣易記、讓人印象深刻。隨團到香港參與2013年11月底的Clockenflap音樂節、並接受訪問的主音Matthew Healy卻謂,改名是個不容易的起步。 「那是來自一本書,註腳寫了一個日期,年份是1975。」四個數字看似無意義,卻在Matthew腦海中縈繞不散。然後在樂隊簽約的時候,他大膽提出以此作隊名,眾人皆反對。「大家都說起這個名不會成功,我卻視之為一個挑戰。」他力排眾議,更大膽將隊名紋到右手手腕,「那更不可能隨便改名了。」 事實證明Matthew獨具慧眼,自2002年組成以降,樂隊多次易名,自2012年正式定名後,事業開始一帆風順,推出過數張成績不俗的EP,再憑一三年九月推出的同名大碟迅速走紅,一如Oasis、The Smiths等同樣來自曼徹斯特的名團,平地一聲雷。 Matt卻很強調自己與一眾同鄉前輩的分別,「他們在政治及社會議題上立場很鮮明,又或是文化運動的旗手。」 除了尊敬,Matt坦言不曾受上述明星樂隊影響,「The 1975從來不會以作為 一支曼城樂隊為榮,反正以地域來標籤音樂,不太公平。」 反之伴隨Matt及隊友成長的,是Phil Collins的雋永流行曲,或Prince、D’Angelo的騷靈之音,「曾有媒體定義我們為Guitar&B(意即結他搖滾樂與R&B的結合),我覺得這個形容不錯!」單曲如《Sex》、《Girls》或《Chocolate》,說的斬是細膩的個人情感,「在樂隊的起步階段,大概談及切身感受,會比較適合吧;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歌曲是,把有如Whitney Houston的《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般跳脫、琅琅上口的音樂,配上Leonard Cohen那些富有詩意的詞。」 看過The 1975在Clockenflap演出的樂迷,無不被其強大感染力震憾-這大概是任何音樂節的最佳配樂。原來初次來港的Matthew,同樣深受這個城市的文化所衝擊:「來之前還以為這裡像東京,中、西文化對等地融合,沒想到香港比我們想像中洋化。我遇到一名土生土長、卻完全不諳廣東話的白人觀眾。 相信香港必定很自由、開放,才能如此包容別國文化。」 還有舞台旁邊、維港對岸的景致,也讓他驚為天人,「一上台,望向左邊,對岸盡是佈滿霓虹燈,與視覺投影裝置的大廈群,還有直升機飛過,感覺太美妙了,我敢說這是我畢生見過,最美麗的風景之一。在倫敦,大概只有Damien Hirst才能做到這個程度吧?」 誠如Matthew表演時在台上所說,The 1975十分期待下次在香港的音樂會-雖然絕非短期來的事:「樂隊往後一年的行程表都滿了,在巡演、電視節目、音樂節的演出,已排到2014年的12月!」但Matthew透露,The 1975未來將會強攻亞洲各地市場,包括重臨日本、到菲律賓及中國等。亞洲粉絲們,準備好接受下一波「攻勢」吧。
鐵雄
鐵雄

延伸推薦專輯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