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阿格麗希的超級精選

「一代女皇」阿格麗希的超級精選
羅仙
羅仙
有句話說「老天爺賞飯吃」,指的是某些人對於某一種技術,有著過人的天份。這種人,幾乎天生就能輕鬆駕馭某種技巧。 如果,在樂壇如果要找一位「天生的鋼琴家」,那麼阿根廷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一定入榜。 但是,你知道阿格麗希也曾經「離經叛道」,捨棄上蒼為她舖設的道路嗎?然而,她又是如何「迷途之返」? 離經叛道 西元1941年,阿格麗希出生於阿根廷,從小就展現過人的音樂天賦,五歲接觸鋼琴之後,高超的天賦註定他就是一位天生的鋼琴家。十六歲的時候一連參加了三個國際性的鋼琴比賽,包括了著名的日內瓦大賽、里斯本大賽和布梭尼大賽,短短的幾個月內接連獲得首獎,也轟動了歐洲樂壇。 不過,快速的勝利讓她開始對人生產生懷疑。「我真的要以演奏鋼琴維生嗎?」這是所有天才音樂家都會面臨的問題,阿格麗希也不例外。這段期間國際唱片大廠DG不斷向阿格麗希表達善意,希望為她錄製唱片。但是,面臨抉擇的阿格麗希卻選擇不予回應,再加上巡迴演出的壓力不斷襲來,致使這位「少年得志」的鋼琴家的忍耐達到了極限。 「我總是在各地奔波,而同年齡的年輕人卻在遊山玩水!」這樣的念頭擊倒了阿格麗希,並且毫無預警地取消了音樂會。為了逃避排山倒海的批評,阿格麗希更以剃刀往自己的手指頭劃上一刀。對於一位鋼琴家而言,雙手是最寶貴的資產,要做出這樣的行為是要多麼大的勇氣與決心!之後,阿格麗希更對外表達她決定「放棄舞台」,震驚西方樂壇,許多大師紛紛出面阻止,但是她早已「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要離開曾經最愛的舞台。 知途迷返 離開舞台之後,阿格麗希做了許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也從這段「放逐」的日子裡,明白了解自己其實是離不開音樂的。期間,她依舊找老師上課,也慢慢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其實還是「音樂」。因此,當他重新站到鎂光燈下時,阿格麗希展現出更成熟的演奏風格,同時滿足了懷念她的樂迷。 結束了離經叛道的歲月,阿格麗希投入1965年的蕭邦鋼琴大賽中,並且一路過關斬將,獲得全數評審的肯定,獲得首獎。從此以後,阿格麗希的身價更是水漲船高,歷經四十年的歲月,在樂迷心中的地位不曾改變。 這套專輯至今,阿格麗希已經七十歲了,英國古典唱片大廠EMI以精選輯的方式,為阿格麗希發行了三張CD一套的套裝,並且命名為【大師的聲音】以紀念阿格麗希多年來的成績。 在這套專輯中,精選了阿格麗希最擅長的曲目。其中包括了協奏曲的部分,有德國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波蘭作曲家蕭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以及西班牙鋼琴家法雅(Manuel de Falla,1876~1946)的《西班牙花園之夜》,這些浪漫時期的曲目都可說是他的拿手好戲,尤其是蕭邦的鋼琴協奏曲,經由阿格麗希之手,纖細的音樂層次讓人不禁歎為觀止。 此外,在獨奏曲方面完整收錄了舒曼的《兒時情景》,更可說是她的招牌好戲,在「一砂一世界」的抒情小品中,阿格麗希展現出迷人的特質,尤其是迷濛的音色變化,是他的演出能夠「引人入勝」的原因。而在拉威爾(Maurice Ravel,1875~1937)的鋼琴作品《鵝媽媽》當中,阿格麗希則表現出另外一種獨特的「東方風情」。 值得一題的是,這套專輯也收錄了阿格麗希喜歡的室內樂,其中包括了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的鋼琴三重奏《吉普賽》、舒曼的鋼琴五重奏、德布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的大提琴奏鳴曲 和楊納捷克(Leos Janacek,1854~1928)的小協奏曲,都展現了阿格麗希身為一位室內樂演奏家,想提出自己的想法。儘管有時候她會不顧聲部之間的平衡,將夥伴拋到九霄雲外,但是獨特的詮釋方式,反而吸引了更多喜歡她的樂迷,進入室內樂的世界。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