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聽的偉大演奏家(10之5)

不可不聽的偉大演奏家(10之5)
葉青
葉青
德米特里‧蕭斯塔可維奇(Dmitry Shostakovich)是俄羅斯近代最重要的作曲家,終其一生幾乎都生活在俄羅斯的極權統治之下,他的15首交響曲與弦樂四重奏如今都已確定躋身經典之林,而且他的作品風格相當容易辨認,其中往往蘊含了一種獨特的諷刺感和深沈的苦痛。蕭斯塔可維奇畢業於彼得格勒音樂院,鋼琴技巧極為精湛,他曾經親自錄製自己的作品,音色乾淨美麗,是夫子自道的最佳示範。他與羅斯托波維奇、大衛‧歐伊斯特拉赫都是相交多年的好友,也為他們寫作了數首協奏曲。他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便是題獻給小提琴巨匠大衛‧歐伊斯特拉赫並由其於1955年首演,事實上這首曲子早於1948年便已完成,但由於當時的社會氣氛相當緊張,藝術家的創作受到史達林政權的嚴密監控,因此擱置了7年才正式演出,並應大衛‧歐伊斯特拉赫的要求修改了第四樂章開頭的主題旋律。如同蕭氏的許多作品一般,這首協奏曲也暗藏了DSCH(Dmiti SCHostakowitsch,指D、降E、C、本位B)這個姓名縮寫形成的主題動機,聽來格外熟悉。 今年才31歲的凡格羅夫,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天才小提琴家,他是極少數不否認自己是「超技派」的演奏家,曾獲贈一代大師海飛茲的琴弓,15歲時便奪得卡爾‧佛萊雪小提琴大賽首獎。擔任指揮的羅斯托波維奇則是蕭斯塔可維奇的多年摯友,凡是羅斯托波維奇指揮的蕭氏作品幾乎可說是「最佳版本」的同義詞,他濃烈爆發式的音樂風格往往能直接觸及作品最底層的怒號呼喊,使其他版本不得不相形失色。在這張專輯中,凡格羅夫將三、四樂章間的華采樂段演奏得火花四射,慢板部分則充分醞釀出作曲家深沈的感懷。認為超技派演奏家必然深度不足的樂迷,絕對不可錯過凡格羅夫這張廣受好評的代表作。
葉青
葉青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