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拉麵-吃完會唱歌又跳舞的口味
歌單 - 24 首歌曲 |

推薦拉麵-吃完會唱歌又跳舞的口味

2015-08-06
試聽 聽全曲
24 首歌曲
歌舞片(Musical film)是種以歌唱與舞蹈貫串劇情的電影類型。
說起歌舞片的創始與發展,應該要從1920年代末期有聲電影被發明出來之後開始。
歌舞片受人關注與矚目是在1930年代。
該年代因全球經濟大蕭條,為了逃避現實,主導全世界電影的美國好萊塢幾乎每家電影公司都盛產熱鬧場面為主的歌舞片。
同樣情形也出現在印度「寶萊塢」與日本,甚至中國上海的部分電影。
這年代,無論述說什麼故事內容、拍的是什麼類型,電影裡常有歌舞的呈現。
也因此,1930年代的歌舞片橋段及劇情模式也為歌舞片的模範。
1940年代與1950年代是影評人公認原創力最高的歌舞片黃金時代。
許多知名歌舞片都出產於此年代。
唯一例外的是1965年的真善美,該片不但是1950年代後少見的歌舞片佳作,也是歷史上賣座最佳的歌舞片。
電影真善美之後,歌舞片演出型態已不復30年代所沿襲下的「邊演邊舞蹈邊唱」的模式。
2005年,真善美出產後40年後,大多數受訪美國人仍認為該片是最印象深刻的歌舞片,僅次於約翰屈伏塔主演的新型舞蹈片週末的狂熱。

音樂劇(英語:Musical theater,簡稱 Musicals),又稱為歌舞劇,是音樂、歌曲、舞蹈和對白結合的一種戲劇表演,劇中的幽默、諷刺、感傷、愛情、憤怒作為動人的組成部分,與劇情本身通過演員的語言,音樂和動作以及固定的演繹傳達給觀衆。一些著名的音樂劇包括:奧克拉荷馬、真善美、西城故事、悲慘世界、貓以及歌劇魅影等。
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而習慣上稱呼為音樂劇的戲劇,多是指西方音樂劇。
音樂劇的由以下幾個部份組成:音樂的部份稱為樂譜(score)、歌唱的字句稱為歌詞(lyrics)、對白的字句稱為劇本(book/script)。有時音樂劇也會沿用歌劇裏面的稱謂,將歌詞和劇本統稱為曲本(libretto)。
音樂劇的長度並沒有固定標準,但大多數音樂劇的長度都介乎兩小時至三小時之間。
通常分為兩幕,間以中場休息。
如果將歌曲的重覆和背景音樂計算在內,一齣完整的音樂劇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
音樂劇普遍比歌劇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樂劇甚至是沒有劇本的歌舞表演。雖然著名的歌劇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紀中期已經提出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認為音樂和戲劇應融合為一。
但在華格納的樂劇(music drama)裏面音樂依然是主導,相比之下,音樂劇裏戲劇、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音樂劇擅於以音樂和舞蹈表達人物的情感、故事的發展和戲劇的衝突,有時語言無法表達的強烈情感,可以利用音樂和舞蹈表達。
在戲劇表達的形式上,音樂劇是屬於表現主義的。
在一首曲之中,時空可以被壓縮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過程之中由相識變成墮入愛河,這是一般寫實主義的戲劇中不容許的。
[編輯] 音樂劇與歌劇之比較和歌劇不同的是,音樂劇經常運用一些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樂器編制;在音樂劇裏面可以容許出現沒有音樂伴奏的對白;而音樂劇裏面亦沒有運用歌劇的一些傳統,例如沒有了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區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聲唱法。
但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分界線仍然有不少學者爭議,例如蓋希文(Gershwin)作曲的波吉與佩斯(Porgy and Bess,台灣翻譯「乞丐與蕩婦」)就曾同時被人稱作歌劇、民謠歌劇(Folk Opera)和音樂劇。一些音樂劇如悲慘世界是從頭到尾都有音樂伴奏,而一些輕歌劇如卡門卻有對白。
很多音樂劇後來又被移植為歌舞片,而劇場版本和電影版本並不一定完全相同,因為劇場擅長於場面調度和較為抽象的表達形式,利用觀眾的想像去幻想故事發生的環境,而電影則擇長於實景的拍攝和鏡頭剪接的運用。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是其中一個將舞臺版本成功移植為電影版本的音樂劇,在橫街小巷取景,開創了後來很多音樂電影的先河。亦有歌舞片移植為音樂劇的例子,例如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是先有歌舞片,後來才被移植成音樂劇。
*
資料轉載http://zh.wikipedia.org/wiki/音樂劇
*
封面故事...
這也是百老匯很經典的一個音樂劇
WICKED...講女巫的故事
1-2.西城故事
3-5.髮膠明星夢
6-7.真善美
8-9.綠野仙蹤
10-11.窈窕淑女
12-14.芝加哥
15-16.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17-19.夢幻女郎
20.玫瑰人生
21.紅磨坊
22-23.歌劇魅影
24.週末狂熱

聽過的人也聽

    更新時間

    201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