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 Cluytens
歌手

Andre Cluytens

17位粉丝
试听 听全曲
查看完整热门歌曲
查看完整历年精选
克路易坦(Andre Cluytens, 1905~1967) 指挥家

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指挥家是谁吗?为什么他能代表法国,站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指挥家同台较劲?这些问题,都是你一定要克路易坦的原因。

克路易坦来自音乐世家,父亲是指挥家;母亲则是声乐家,在家人的薰陶下,他也走上音乐道路。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克路易坦先从歌剧院合唱指挥起步,扎实地训练基础。累积许多经验后,他逐渐争取到更好的机会,不过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才发现了克路易坦的实力。首先是巴黎音乐院管弦乐团、法国国家广播管弦乐团争相邀约指挥工作,接着巴黎歌剧院也端出合约,邀请克路易坦担任指挥。

而除了同胞的肯定,来自其他地区的邀约,更说明了克路易坦拥有坚强的实力。例如西元1955,德国拜鲁特音乐节邀请他指挥华格纳(RichardWagner, 1813~1883)的歌剧“唐怀瑟”,使克路易坦成为第一位在站上拜鲁特指挥台的法国人。

为什么克路易坦能够获得这些支持?原因其实很简单,除了基本的指挥技巧外,就是他愿意涉猎不同的曲目。克路易坦的风格优雅、流畅,对于音色处理特别拿手,尤其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的管弦乐,在他的指挥棒下所呈现的尽是浪漫风采。而法国作曲家奥芬巴哈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在克路易坦的诠释之下,更将这个奇幻故事说得更加精采,无论是歌手或是乐团成员,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拿出最佳的表现。

此外,德国和俄罗斯作品也是他拿手的作品,不管是和柏林爱乐合作的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交响曲或是俄国作曲家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 1839~1881)的歌剧“包利斯·郭杜诺夫(Boris Godunov)”,这些都是他的代表录音。

换句话说,克路易坦成功的秘诀是他不仅立足法国,更放眼欧陆,以辽阔的音乐视野,取得一席之地!

(文/罗仙)

全部专辑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