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n. 神戶好青年—從小玩到大的音樂共同體

The fin. 神戶好青年—從小玩到大的音樂共同體
Gladys
Gladys
呢喃囈語般的英文歌詞加上帶復古味道的合成器音色,讓人很難想像The fin.其實是來自日本的樂團,而且正式出道時團員也才二十出頭,但他們獨特的聲響很快就確立了無可取代的辨識度,受到世界各地樂迷的喜愛。雖然成軍的時間不算久,團員間的默契一點也不輸給二十年以上的老團。
從小培養的絕佳默契
主唱Yuto說:「我和中澤幼稚園的時候就認識了,後來我們三人上同一間小學,我跟小田垣同班六年。」三人放學後不時聚在一起聽音樂、聊天,平常也會和彼此分享自己看的電影、讀的書等等,不知不覺培養出相近的品味,所以決定組團的時候音樂風格已經渾然天成,唯一要搞定的就是樂器分配。Yuto半開玩笑地說:「我和小田垣本來就都有在彈吉他,那時中澤很閒,所以他決定要彈貝斯。我們那時沒有鼓手,只有一台鼓機。」小田垣馬上指著中澤爆料:「用他的錢買的。」三人一同大笑。
隨性取團名,認真玩音樂
The fin.的團名看似簡單又不失個性,本來以為其中必定有什麼深奧的含義,沒想到Yuto笑說:「團名真的沒什麼特別的意思耶。當時我們在打電動,大家隨口講幾個單字,我忽然就想到了The fin,覺得聽起來很不錯。就這樣。」小田垣在一旁補充:「加後面那個句點只是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棒。」說完三人又爆出一陣笑聲。 Yuto的英文歌詞讓The fin.的歌可以直接和全球樂迷產生連結,選擇唱英文的原因其實和他們成長過程中聽的音樂脫不了關係。他說:「我在16到19歲的時候用日文寫了很多歌,但是跟我的音樂風格就是搭不起來,因為英日文這兩個語言的韻律感其實是很不同的。我一直都在聽西洋音樂,所以用英文寫歌對我來說很自然。」回想起那些從未發表的日文歌,Yuto笑說:「我覺得我那些日文歌很不妙。」團員也在一旁點頭附和:「英文的比較好,感覺比較自然。」
從神戶到倫敦,大步邁向世界
當年The fin. 歌曲一放上網路就受到各地樂迷的關注,打破了一般日本團在海外發展時受到的語言和音樂風格限制,不只來台灣三次都創下完售佳績,在亞洲其他城市一票難求,更在歐美漸漸打開知名度。Yuto認為歐美聽眾對The fin.的曲風比較熟悉,也讓他們在當地演出時可以比較進入狀況。如今樂團已經將活動重心移到英國,除了定期演出外,也在當地錄製好下一張專輯。從神戶到東京再到倫敦,從小一起聽到大的音樂不但成了團員創作的養分來源,更持續影響著他們的人生,帶著他們把眼前的路越走越廣、越走越遠。 攝影:宿昱星
Gladys
Gladys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