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法國(三):拉威爾.《展覽會之畫》

印象法國(三):拉威爾.《展覽會之畫》
羅仙
羅仙
作曲家: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 1839~1881)/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改編 時期:印象樂派 擅長作品:管弦樂、室內樂、鋼琴曲 樂曲名稱:管弦樂曲《展覽會之畫》 我們知道,「千里馬」必須遇見「伯樂」才能發揮專長。 然而,千里馬眾多,而伯樂卻是少之又少。兩者之間要如何碰撞出火花?不妨來聽聽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如何扮演「伯樂」尋得「千里馬」。 拉威爾素有「管弦樂魔術師」的稱號,原因就是他對管弦樂音色的了解與掌握,超越一般作曲家的能力,從著名的管弦樂曲《波麗露》中,就能得到證明。事實上,拉威爾更善於接受挑戰,化不可能為可能,例如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 1839~1881)的鋼琴曲《展覽會之畫》,就是因為拉威爾,從原本默默無名的鋼琴作品,化身為聲名大噪的管弦樂曲。 穆索斯基是「俄國五人團(The Five)」中,公認天份最高的一位作曲家。早年以從軍為業,閒暇之餘從事音樂創作。「展覽會之畫」創作的始末,是穆索斯基的畫家朋友哈德曼(Viktor Hartmann, 1834~1873)於1837年時,以三十九歲壯年因病去世。有感於哈特曼英年早逝,在眾人奔走之下,他們將哈德曼生前所畫的水彩畫和設計圖收集起來,舉辦一場遺作展覽會,而穆索斯基看過展覽之後感慨萬千,於是創作《展覽會之畫》。然而,這部作品卻因為諸多原因,在穆索斯基過世之後,沉寂好一陣子,直到拉威爾才扭轉了原本的局勢。 在一次巧合的機緣下,俄國指揮家庫塞維茲基(Serge Koussevizky, 1874~1951)正在拉威爾面前,讚美《展覽會之畫》有多麼優秀,同時也因為沒人賞識這部作品而感到可惜。說完之後靈機一動,他建議拉威爾將這部鋼琴曲改編為管弦樂。對於改編且有許多經驗的拉威爾,馬上接受了這項挑戰,完成之後於西元1923年在巴黎首演,立即轟動樂壇。 如果沒有庫塞維茲基的話,《展覽會之畫》有機會翻盤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能夠確定的是,如果沒有拉威爾的才華,《展覽會之畫》沒有今日的名氣!

延伸推薦專輯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