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鐘認識Dave Brubeck

二分鐘認識Dave Brubeck
沈鴻元
沈鴻元
爵士鋼琴大師Dave Brubeck於西元2012年12月5日過世,雖是喜喪,但距老人家九秩晉二大壽不過一日之遙〈Brubeck於西元120年12月6日出生〉,身為樂迷,仍不免遺憾。認識他的方式很多,「音樂」當然是最快也最重要的途徑,比方說他的四重奏在西元1959年推出的專輯【Time Out】,天底下所有與爵士樂相關的「十大」、「荒島」、「必備」之類的榜單都會有它,能有此成就者,爵士樂裡不出二、三。至於其它,筆者為您〈主觀地〉整理了幾個重點: 一、 他不是個用功的孩子。但話雖如此,他卻影響了許多孩子努力學音樂,希望能和他一樣。事情是這樣的,Dave Brubeck小時候跟著母親學琴,有天分但不用功。上大學後依然我行我素,教授們思索著該不該讓他畢業,Brubeck最後竟以「畢業後絕不當音樂老師誤人子弟」為條件,換到那張證書。他沒有違背諾言,但他帶著音樂進入校園,在搖滾樂當道的世代裡用爵士樂深入「敵營」,成為史上最早舉辦「校園巡迴演出」的藝人之一。 二、 他是少數「真正當過兵」的音樂家。二戰期間被國家徵召的音樂家通常會被選到「藝工隊」裡,但Dave Brubeck入伍之初,卻被分發到貨真價實的作戰單位,隸屬名將巴頓將軍麾下,甚至參與著名的「突出部戰役」〈Battle of the Bulge〉。不過他並沒有在戰場上殺敵,因為就在上前線的前一晚,紅十字會前來選兵,結果還是把他調到藝工隊了。但這完全不是壞事!Brubeck在部隊裡組了個叫做「狼黨」〈The Wolfpack〉的樂團,不僅是最早打破膚色隔閡的單位,更因而認識了薩克斯風手Paul Desmond。 三、 說到膚色,Dave Brubeck和妻子Iola在西元1961年寫了齣爵士音樂劇:「真實大使」【The Real Ambassador】。劇情諷刺美國政府利用黑人音樂家出國作音樂外交,以爵士樂頌揚自由主義,卻放任音樂家回國後因膚色始終被視為下等公民的現象。Brubeck邀請了自己的偶像,素有「爵士親善大使」之稱的Louis Armstrong為主角,該劇於西元1962年首演,馬上獲得有關當局關切,速速下架。但好險,這音樂劇有錄音發行。 四、 Dave Brubeck深愛他的妻子Iola,他們倆有首定情之歌:《Don’t Sit Under the Apple Tree (with Nobody Else but Me)》,甜蜜吧!
沈鴻元
沈鴻元

延伸推薦專輯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