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berBand 在時間之流的歷練與轉化

RubberBand 在時間之流的歷練與轉化

男人之間自有一套浪漫法則。RubberBand(下略RB)成員阿正、六號、泥鯭和阿偉,成軍時就訂下感性目標:從首張專輯《Apollo 18》起,以26個英文字母「A-Z」命名往後的專輯,紀錄樂隊的成長和變化。

不知不覺,今年數到字母「H」,他們聯想到什麼?

「HOURS!」四子齊聲。由初入行未知怎樣(How)起步,捱過無數地獄式(Hell)考驗,逐漸做出好歌療癒(Healing)人心,領略創作的喜悅(Happiness),為樂隊積累歷史(History),並在十周年完成「RubberBand HOURS音樂會」及同名專輯,迎來階段性的豐收(Heyday)⋯⋯他們有感「時光」一詞(Hours),恰好涵蓋以上多重意義,反映出RB的煉成記。

同一舞台,四種領受

「第一張碟首發至今,我們共渡了87600小時!」當泥鯭準繩計出RB在一起有多久,眾人忍不住「嘩」的大笑起來,六號隨之分享,「來到這年紀,我們經歷了連場聚散、生老病死,無論快樂或不快的事,都影響了創作靈感和方向,所以將音樂會和專輯定名《HOURS》,恰好是一個指標,提醒自己平日不察覺的時間,怎樣在身旁一直在流動,亦慶幸我們有音樂、文字和影像作記錄。」此外,由於時間本質可堪玩味,它一方面非常公道,不管你貧賤或富貴,分配都一樣,另一方面,因應各人的時間觀念和用法迥異,導致大家身處的時刻質量與內涵又會大不同,「同一時間,不同詮釋,令《HOURS》的層次更豐富。」他說。

譬如談及9月26日假九龍灣Star Hall舉行的「RubberBand Hours音樂會」,四子就各有各感動位。「當晚演出時,無暇留意配合〈發現號〉播的短片,直到完騷後回看畫面,目睹大家十年來的改變,感受才洶現。」阿偉說,泥鯭點頭,「相對十年前在這裡首次搞音樂會,現在上台較有信心,享受多於緊張。」六號回應,「上年wow and flutter 宣布開騷,從十畫未有一撇,到最後『講咗就要做到』,四個大叔夾手夾腳完成這件事,對如今走獨立路線的RB來說,不容易,但總算做到了。」素來寡言的阿正聽罷,也主動發言,「演出前要練歌、演出時要投入,沒太多機會參與設計、燈光等部份。完騷了,上網重溫媒體和樂迷的圖文和影像,欣賞到每項細節的心思,開始有『完騷後遺症』,在想:不知何時會再上台玩呢?有點不捨得。」

別讓急遽的潮流推著走

無法將好時光留下,確實讓人神傷,加上近十年科技急速發達,傳播媒介不斷轉換, 音樂界和傳媒如何發佈訊息、接觸群眾,也面臨了極大的衝擊。六號說,「環境真的變得好快。像歌手們在社交媒體發佈完一則帖文,轉個頭已經會被其他湧動的資訊所蓋過,或聽眾寧願用串流音樂也不想買CD等,不停有新生態要適應。但我又不是太悲觀,畢竟時代進步也是好,只是RB有點小堅持,盡可能支持實體,像《HOURS》專輯印量或銷售未必多,但也不能不做。」

泥鯭也看得開,「就算時間過得再快,人對娛樂的需要也不會變。就像穿衣的道理,時代不同了,可能是口味也轉變,但總不能不著衫吧?放諸音樂工業同樣道理,創作、製作、營銷和傳播方式,可能相對艱鉅了,也難以控制,可是我們仍然能夠管好質量,盡力而為。」六號和應,「音樂很特別,好作品可以隨時間流動,甚至並行和演進,像幾百年前的古樂,或The Beatles作品,至今都沒被時間磨滅,還會因應不同時代而有新演繹。」

謹記時機一去不回頭

「所以《HOURS》不是一味懷舊,反而是想重申時間不會為誰停,我們必須向下一個十年看,思考怎樣迎戰未來的挑戰,繼續向前走。」阿正以堅定的語氣,強調專輯的核心精神。以開篇的第一首歌〈脫軌時刻〉為例,當中阿正悉心編排,不走傳統路線,中段置有較長Music Break,旋律相對跳脫的曲式,配上歌詞:「我們已夠鐘起變化/齊停下那運輸帶 重生於這剎那/撇下窮追的索命時計/去練成一種自在輕鬆的智慧」,似有意跟聽者思辯時間的規律,到底是一種對人的限制還是輔助。

「觀點與角度,像有些人聽『Deadline』或會覺得,嘩,做事下下有死線好負面,不過換個角度想,永無止境去做一件事,可能會磨到很完美,亦可能會不了了之。」泥鯭說,阿偉舉例,「像我們十年出到八唱片,但有些人夾 Band十年都未出到一張唱片,未必是誰比較叻,純粹是對時間的理解不同。有時一味磨,都好易會磨蝕熱情,因為完美難求。所以Deadline不是Must,但還是別太放軟手腳,有時得主動出擊,且行且走,不要被時間局限,也不要太無視時間。」泥鯭補充,「你先試了,起碼可以有基礎回顧和檢討,否則無法求進步的。加上人生很多事情,像跟小朋友相處,錯過了就無法回頭。故此時間有限,是需要的,這些『時機』也即『Timing』,該抓緊就要抓緊,唯有適時發揮,力量才能恰到好處。」

誰說未來不會更好

想自在地跟時間玩遊戲,不要為時限而受約束,首要學會可念舊但別太戀舊,而專輯另一首歌〈阿發的好風光〉正有此寄意。初聽「阿發」之名,馬上讓人聯想起香港巨星「周潤發」代表的八十年代好風光,而六號笑說此聯想也合情理,而對RB來說還有雙重意思,「坊間都好喜歡〈阿波羅〉和〈發現號〉兩首舊歌,次次表演都點名要聽,我們於是開玩笑:今日又唱『阿發』。向好處想,這是小成就,可是偶爾也怕,長此下去會否太公式?所以〈阿發〉的歌名是有自我鞭策意味,既感恩大眾支持,也提醒RB要不斷創新,不要只懷抱成功。」

雖然〈阿發的好風光〉歌詞「(今非昔比) 阿發喊到死/(今非昔比) 舊夢誰要記」聽落有點Sad、有點灰,然而阿偉解釋,「今非昔比是事實,但要怎樣?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希望大家聽完,會知道懷緬過後,更重要是努力前進。相信香港人會聽得明深意,因為我們一起經歷過時代變遷。」

我在未來等你來

無論好壞,懂得放下,才能走向新境界。阿正寫出〈未來見〉此曲,也是緣於一個死亡故事,「前陣子,陪伴我爸爸十三四年的小狗過身,自己都幾感觸,於是沿此寫了些旋律紀念這段關係,慢慢想到RB好似少有這類歌,輾轉跟大家溝通後就演化成〈未來見〉此曲。」負責寫詞的六號續說,「時間給予我們什麼?就是思考吧。人大了,現在同學聚會,不再像往時可以通宵達旦,人人有家室、有工作,總要就著時間回家,每次散席後也不一定可再見,像有些朋友病了變植物人,有些朋友直情已身故⋯⋯我近年對生死聚散感受很深,於是就寫出了〈未來見〉談友情,它可以跟〈夏令時間〉、〈心照一生〉和〈山河故人〉一起聽,別有感覺。」

泥鯭說,「我很喜歡『未來見』的中性和正面。像有時朋友不合,不用下下unfriend好決絕,給大家留點時間、空間去沉澱,可能未來見到面會很好呢。」阿偉也說,「就算不談友情,『未來見』放在不同關係中,都是帶有承諾性和時間性的字眼,想像空間很大很有意思。」

時間自有安排

無常時光中,既要學習別過度留戀舊事,又要學習應付當下的限制,同時也得學習解決明日未知困難,實是一門極之艱鉅的任務呢!可是剛參演完ViuTV劇集《身後事務所》的六號,以他為此劇寫的一曲〈你會有一天學會面對〉自勉也互勵,像歌詞提到「誰提早 作別遠去/誰留低 慢慢老去/多精彩 盛宴終須/解散離席 不要淚垂」,生命有時,離合有時,但沒有一件事是毫無價值的。命運讓你遇上的每一個人,相互之間迸發過的火花和靈感,隨著時間日深、人漸成長,慢慢自能解讀出意義來。然而,這一切無法由人力刻意安排,而是出於時間的剛好才聚在一起。別太緊張,隨遇而安,要相信時間自有安排。

即聽新碟《HOURS》,學會活在當下!

Ko Cheung (Echo)
Ko Cheung (Echo)

延伸推薦專輯

最新文章列表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使用 Ctrl + C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