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音樂中的呼吸節奏-李宜玲【Breathing】

感受音樂中的呼吸節奏-李宜玲【Breathing】
林華勁
林華勁
近年來爵士樂壇興起一種作曲風格:管樂旋律線非常的優美漂亮、和聲色彩開闊具畫面性,並著重樂團孕育的氛圍。常見的編曲手法包括鋼琴以反覆的樂句鋪陳背景、兩管或是一管一吉他交纏旋律編寫,貝斯手和鼓手則需協力隨著樂曲段落放空或收緊。樂曲段落在節奏的反差、旋律的齊奏及互補則讓整首作品有更豐富的起承轉合。 鼓手Brian Blade的Fellowship Band或許是最早開始引領這個風潮的樂團。Jon Cowherd富含民謠、福音的和聲配置、Kurt Rosenwinkel添加延遲效果器後具有空間感的音色、Myron Walden和Melvin Butler的兩管齊奏,Chris Thomas靈活的低音線,當然還有Blade本人張力十足的鼓技,都讓他們的作品有著如電影配樂般的磅礡氣勢。而小號手Ambrose Akinmusire的專輯【Prelude: To Cora】中的《Aroca》、小號手Philip Dizack在專輯【End of an Era】中的同名作《End Of An Era》以及薩克斯風手David Binney與鋼琴手Edward Simon合作的專輯【Oceanos】的《We Dream Oceans》都是類似的範例,只是依每位音樂家融合的元素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感受。 鋼琴手Elin Lee李宜玲也意圖以自己的方式譜寫畫面式的作曲。先後造訪美國佛羅里達的The Players School of Music與波士頓的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積極進修的她,邀集諸多在美國結識的音樂人,交出了第一張作品【Breathing】。對爵士、流行、R&B各種風格來者不拒,上述敘事性、和聲優美的聲響,都切實地反映在她的作品中。 開場的《The Otherside》和《Deep Ocean》是最好的例子。兩首作品均由鋼琴前奏引出空間感十足的3/4主旋律段落,正是Blade的Fellowship Band最愛演奏的拍號,受其作曲上的影響不言而喻。其中,《The Otherside》裡15拍由鋼琴低音和貝斯齊奏的段落(5+3+3+4)銜接在主旋律後,並交由韓籍吉他手Wonjun Jung即興。Jung在即興結尾巧妙地以四音動機渡過變換的拍號回到3/4的間奏。而間奏堆疊到高潮突然放空的反差,以及隨之而來的薩克斯風獨奏,亦讓人想起Blade的《Crooked Creek》。 《Love Me Tonight》是首帶有Funk、R&B律動的小品。特邀的華裔歌手Julia Wu聲線迷人,而薩克斯風手Ryan Saranich的音色以及即興邏輯著實讓人想起近年跟隨電貝斯手Marcus Miller巡迴的Alex Han以及與鋼琴手Robert Glasper巡迴的Casey Benjamin。《Falling (Is that a dream?)》以如marching band的小鼓和破音電吉他展開,卻旋即轉換至Drum & Bass的片段,Elin則在電風琴與Fender Rhodes的音色間變換伴奏及獨奏的角色。這是專輯中律動最為強烈的一首作品,亦彷彿暗示著曲名「墜落」的速度。 幾由Elin一手包辦的作曲,聯合來自韓國、美國、馬來西亞、秘魯、墨西哥、澳洲、埃及等多國音樂家的合作,這是一張元素豐富、美聲四溢的作品。新的一年,不妨用這張專輯展開吧!你也可以感受到每首曲子的呼吸節奏,體會每首作品的用心與細膩!
林華勁
林華勁

Latest articles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Press Ctrl + C copy